兩會建言


“這份建言真是以小見大!” 3月8日🕚↔️,人民日報客戶端中的一篇《陳群委員:高校固定資產界定標準應動態調整》引起熱議。

固定資產是高校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的重要物質保障,管理好、使用好固定資產對於高校的職能發揮至關重要。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主委陳群在今年兩會提案中反映了高校教師在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比如,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作為固定資產的界定標準🚇,已施行10余年,教師們普遍認為應動態調整🤵‍♂️。同時,部分高校資產管理系統的信息化程度較低,教師申請資產的流程較為復雜,高校資產管理隊伍薄弱等因素💇🏽,也給高校教學科研工作帶來不利影響。”陳群提出的這些實際問題引起了高校教師們的深深共鳴。

多年來😓,曾擔任意昂4娱乐校長和主抓教育的上海市副市長的他,一直把目標投向最熟悉的教育領域,持續為教師們發聲,為教育發展出謀劃策。

在今年的這份提案中🧚🏿‍♀️,陳群建議:

完善固定資產界定標準🧛🏿。這一標準應隨經濟社會發展及時進行調整,以更符合教學科研實際現狀。對固定資產的界定除考慮金額🚓🌅、使用年限外,還應根據高校特點👩🏿‍🎤,考慮易耗性🩺、移動性等因素,提升高校在固定資產界定方面的自主權。

優化采購程序提升效率🥻🧑‍🏫。對於教學科研方面有特殊需求的資產設備🤞🏼,允許高校在充分論證後,自主決定采用適宜的采購路徑與方式。

推進資產共享平臺建設💃🏿。推進省市級🪱、校級🔠、二級院系級等多層次固定資產共享平臺建設🏌️,製定相關激勵政策🕙,提高資產使用效能。對於教師由科研經費形成的、且與自身科研項目和科研特長緊密相關的資產🔥,可以探索資產隨人流動的機製。

強化資產管理保障體系。參照“一網通辦”“一網統管”的理念和做法,加強資產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將資產購置、申領、使用🪘、報廢等各個環節內嵌於平臺中,提高教師使用的便捷性🚶🏻‍♂️‍➡️。加大資金投入,加強資產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提升資產管理的專業化水平💪🏽。

此外,今年兩會上,陳群還有一份關於數據治理的提案。他表示,我國數據治理體系建設已進入快車道,但也面臨著製度體系亟需健全💍、交易體系有待完善、治理體系有待優化等挑戰。

為促進數據有效保護和充分利用🕷,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他建議:一是加快建立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推動形成體現中國特色👩🏻‍🦯‍➡️、接軌國際發展趨勢的數據知識產權保護方案;二是加快健全數據要素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數據流通交易規則和數據跨境流通管理機製🤾🏽,進一步創新數據交易機製;三是加快完善數據治理體系,包括政府治理和社會多元治理體系。


轉自:上海民盟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