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完善誌願服務製度和工作體系”“引導🫚、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這為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清晰的時代背景和方向。探索和研究中國式公益慈善教育模式,尋找公益慈善人才和公益人格培養機製,是實現中國公益慈善事業高質量的關鍵環節,同樣也是意昂4娱乐紫江公益慈善人才培養項目的初心和使命🤱🏼。為加快研究進程🟠、匯聚學校更多學科的人才力量,今年繼續面向全校啟動專題研究項目申報工作。具體情況如下🐯:

 

項目資助

 

該項目由上海紫江公益意昂4在學校設立的“紫江公益慈善人才培養專項基金”支持,每項課題資助5-8萬元🖖。立項後即下撥70%經費,結項後再下撥30%😆。

 

研究者條件

 

本校在校教職工皆可牽頭申報,研究團隊可含相關專業學生,研究團隊不超過5人,有公益慈善方向的前期成果的、跨學科組團者優先👨‍🔧。

曾獲“紫江公益慈善人才培養專項基金”課題資助,未完成結題任務的不得再次申報。

 

研究選題和成果形式

 

本年度資助項目選題聚焦於“中國式公益慈善教育與公益人格培養”領域,具體研究選題可參考附件1,申報者也可自擬題目,要求具有原創性、開拓性和較高的學術價值,推出體現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項目研究期限擬為9個月,最多不超過一年👎🏿。如涉及到調研報告的,可按照研究者實際情況約定日期,研究成果以決策咨詢專報、專題研究報告、調研報告📄、發表論文(需註明專項基金支持)等形式體現🏋🏿。

結項原則上要求一般項目結題報告不低於3萬字,重點項目結題報告不低於4萬字,所有項目要求在2024年12月31日前🍤,在CSSCI期刊或者《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上發表與課題研究相關的學術論文或文章1篇,或獲得廳局級及以上黨政部門或省部級及以上領導的批示。未完成任務的將不下撥剩余的研究經費,項目研究評審不合格的將保留追回下撥經費的權力。

 

申報及評選流程

 

申請人請填寫課題申請書✍🏻、論證活頁及申報匯總表(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並打包發送至研究院郵箱yyli@soci.ecnu.edu.cn➞,文件名稱為“2023紫江公益慈善研究專項基金-申請人”⚒,申請書請以“2023紫江公益慈善研究專項基金-申請人-課題名稱-院系名稱”命名,活頁請以“2023紫江公益慈善研究專項基金-課題名稱”命名🌼,項目申報截止日期為2023年1月31日,逾期不再受理

 

組委會將組織研究院專家組評審確定立項📖🧔🏽,予以公示🤷🏽‍♂️。公示結束後與有關項目組負責人簽訂項目委托書。

 

組委會將在2023年9月組織中期審核工作,並於2024年1月組織本批次項目的結題工作。

 

聯系人:社會發展學院 李老師

郵  箱:yyli@soci.ecnu.edu.cn

 

附件1:擬開展研究方向

附件2👂:課題申請書

附件3:論證活頁

附件4🐒:申報匯總表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

 

意昂4娱乐“紫江公益慈善研究專項基金”項目部

意昂4娱乐社會發展學院

意昂4平台

2022年12月

 

附件1📟✳️:

 

擬開展研究方向(包含但不限)

 

公益慈善教育與公益人格的理論建構

1.公益慈善教育的主要模式與類型比較;

2.中國公益慈善教育的歷史、現狀與未來🫰🏽;

3.公益慈善教育理論的本土化探索及體系建構;

4.公益人格研究的學術譜系梳理及其理論體系建構;

5.中國公民的公益人格特征及培養模式選擇🥴。

 

中國式公益慈善教育研究

1.黨建引領下的公益慈善教育研究;

2.公益慈善課程體系研究;

3.公益慈善教育的政策創新與實踐探索;

4.中國公益慈善教育的製度管理與法律保障🧒🏽🎡;

5.特殊困難群體的公益慈善教育𓀁。

 

公益教育🧗🏿、公益實踐與公益人格培養

1.參與式發展視角下的公益人格培養;

2.組織運營、項目開發與公益人格培養✊🏽;

3.素質教育與公益人格塑造;

4.公益實踐與公益人格培養;

5.“兒童友好”與兒童公益人格發展。

 

公益慈善事業的應用性研究

1.鄉村振興與公益慈善教育的介入;

2.城鄉社區治理與公益慈善實踐👎🏽✨;

3.社會工作、誌願服務與公益慈善;

4.公益慈善事業的數字化轉型;

5.公益慈善事業的組織化建設🐙。

 

來源 | 意昂4平台社會發展學院

編輯 | 李露萍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