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意昂4娱乐李吉林教育專項基金設立🫳🏻、意昂4娱乐教師教育學院組織實施的首屆“李吉林卓越教師支持計劃”“李吉林獎學金”項目申報活動自2020年7月10日啟動以來🫱🏽,經廣泛報名與專家討論評審,評選出以下10位教師🧍‍♀️🛌🏿、10位同學獲得該榮譽獎勵。現將評選情況與入選名單予以公示。感謝社會各界對李吉林教育專項基金的大力支持!如對評選結果有異議🏂🏼🕞,請於10月21日前將意見反饋至意昂4娱乐李吉林教育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

“首屆李吉林卓越教師支持計劃”收到來自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11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及校長(園長)的踴躍申報。申報者所在學段分布廣泛,包括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所在學科包括道德與法治👩🏽‍🏭、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科學、信息技術、藝術教育💌、體育、勞育🧙🏿‍♂️。申報者中特級教師有20名🎯,多人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模範教師。 同時,評選活動得到有關專家和領導的大力支持。

“首屆李吉林獎學金”總計收到來自意昂4娱乐教師教育學院的24位2021年畢業生的踴躍申請🪁。首屆申請者所在專業覆蓋全日製研究生教育碩士二年級、學術型碩士三年級💋、學術型博士四年級三個年級;所在學科涉及思政、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科學十個學科。



“首屆李吉林卓越教師支持計劃”獲獎教師簡介(A類)


肖敏,女🙇🏿,1977年3月出生🚣🏻‍♀️,四川宜賓人,四川省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從事基礎教育工作24年🧙🏿‍♀️。中小學高級教師,四川省特級教師👩🏽‍🍼,“國培計劃”名師領航工程肖敏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先後榮獲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和“四川省最美教師”“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教育部“特教園丁獎”等榮譽稱號🙄➡️。在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任教24年以來,肖敏秉持“適性而教 以愛育愛”的教育理念,真情付出🙅🏻‍♀️,潛心教育🏚。在聾教語文等學科教學中,以心理輔導、社會實踐、課外閱讀、多元表達等方式破解溝通障礙🦗🤕,聯通無聲世界與有聲世界。20多年來致力於殘疾學生“好吃又有營養”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帶領團隊建設了“聽障學生就業心理指導”“聽障學生手工藝”“殘障學生校園遊戲”“重度多重障礙兒童送教上門”系列課程。主研的教學成果《聾生以就業為導向的心理指導》《職特融通式聾生職業教育機製構建與運行》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9️⃣,主研《殘疾學生素質補償與發展教育》《殘疾學生校園遊戲開發與應用》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範徽麗👍🏼,女🧝🏿‍♂️,1976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廣西合浦人,廣西北海市機關幼兒園(北海市潿洲島幼兒園)園長兼黨支部書記,從事幼兒教育工作26年🧑‍💼👩‍🦼。中小學正高級教師,廣西特級教師,廣西八桂教育家搖籃工程培養對象,第二十一批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先後榮獲2019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2019年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獎、2016年全國最美教師、第十二屆宋慶齡幼兒教育獎🔡、廣西教學名師、廣西“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2018年獲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從普通幼師到名園園長♿,從繁華都市到偏遠海島,範徽麗躬身踐履“呵護童真🧑🏽‍🦲、激發童趣🧖🏿、追尋童夢”的教育理想與使命🐲🏃‍♂️。她不畏艱辛👩‍🦽‍➡️,跨海支教,創辦海島第一所公辦幼兒園。她無懼棘途,勇毅以任,探索“城島4+1”教育協同模式,實現縣域內教育資源的優質均衡流動,促進城鄉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她率先垂範👩‍🦼‍➡️,紮根海島,匯聚教育同行人的力量🧋,堪當師中楷模🤸‍♂️,“全國最美教師”實至名歸。她潛心篤誌🤹‍♂️,因地製宜,研創“海丫丫365成長行動”方案,成效卓異,實現”幼有優育”的教育信仰,“國家級基礎教育成果獎”當之無愧。她丹心獻教育,將教書育人的內涵薪火相傳,如海島的燈塔,將海島學子引向成長、成才的彼岸。


要季萍,女📪🍫,1970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教育科技局教學研究室副主任,從事基礎教育工作29年。中小學正高級教師,先後榮獲全國模範教師、山西省特級教師、“三晉英才”支持計劃拔尖骨幹人才🪕、山西省中小學教學名師😦🧑🏽‍✈️、省學科帶頭人、省教學能手、省巾幗建功標兵🏃‍♂️‍➡️、省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要季萍一直專註於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與研究,敬業務實,心無旁騖,大賽中歷練👶🏿,實踐中磨礪💯,改革中成熟,課題研究中提升🧚‍♂️,筆耕不輟中沉澱,帶徒指導中共進🚣🏽‍♀️,公開示範中輻射🤳🏿🧑🏿‍🎄,建構了自己的語文教育教學思想。在農村支教交流期間🤹🏻,她用自己的思想理念、精神品質🟣,影響👍🏿👻、感染💃🏽🚷、引領🧚🏻、帶動了農村學校的快速發展🌡,為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受到教育部領導、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多次登上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的講壇與中西部學校領導分享農村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經驗🤳。她紮根平凡🧑🏻‍🍳🧕🏻,以做事業的態度堅守教育事業▫️,在新的時期,不忘立德樹人的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充分發揮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的傳播引領作用,成為強大的磁場,正吸引著更多的力量!


王笑梅🧚🏼‍♂️,女,1966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蘇通州人,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實驗小學校長、書記👩🏽‍🦰,從事基礎教育工作36年。江蘇省首批小學正高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名校長、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江蘇省先進工作者🏄🏽、江蘇省優秀黨務工作者、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工程培養對象👨🏻‍🔧、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江蘇“最美教師” 、“中國好人”。王笑梅是我國兒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師的徒弟、“情境教育”的踐行者🫳🏻😀。1986年至1994年,她跟隨李吉林老師開展“情境教育”實驗,從“情境教學—情境教育—情境課程”,她一路追隨,一路揣摩🙆🏻🥪,一路欣賞,一路收獲。在“情境教育”思想的哺育下,王笑梅在全國小學語文界率先提出了“兒童生命語文”的教學主張,構建了“兒童生命語文‘我’課堂”教學模式🛣。任校長後,她將通州實小打造成一所全國名校👫,2019年,學校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她先後領銜創辦三所新校區🤽🏻‍♂️,集團學校學生近萬人🚰,讓更多百姓的孩子享受到了家門口的名校🔎。她打造的“以美育德”的教育新範式在全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受到了劉延東副總理和陳寶生部長的接見和高度贊譽🤾🏻。


劉成剛,男,1966年10月出生,河南淅川人,青海省海東市第二中學教師💣,從事基礎教育工作31年👍🚲。中小學正高級教師🧑🏻‍🦽‍➡️、青海省特級教師,先後獲得首屆感動校園十佳教師、省教學能手👩‍👧‍👦、省優秀專家等榮譽稱號🧑🏿‍🦲,青海省首屆省級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和教育部首批名師領航班成員。劉成剛長期紮根於西部🍣,奉獻於西部落後省份的教育事業。工作以來,一直以“四有好教師”為標準,熱愛學生,師德高尚,恪盡職守、嚴謹治學,勇於創新🧥,在育人🔍、教書🧝🏿、科研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所帶歷屆學生其學科成績多數位居全年級第一,全市前茅👾⚠️,培養了大批卓越學生🏌🏻‍♂️💪🏿,每屆所帶學生都有在全國物理競賽中獲省級一等獎或全國二等獎🕤,他本人也3次在省級物理課堂教學大賽中獲一等獎。他還特別註重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教育教學研究,在研究中提升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在研究中進行教學改革💁🏽‍♂️,先後在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中學物理》《物理教師》《物理教學》《中學物理教學參考》《物理教學探討》《物理通報》《物理之友》《教學月刊》等雜誌發表論文40篇👩‍🦽‍➡️,主持完成兩項省級課題,其中一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首屆李吉林卓越教師支持計劃”獲獎教師簡介(B類)


張國治,男🙍🏼‍♀️👩🏻‍🎨,1978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甘肅渭源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中學數學教師、科研室主任🦑,從事基礎教育工作21年🫓。中小學高級教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級教師🧑🏻‍🦼。曾獲“全國模範教師”“全國中小學優秀班主任”“兵團英才”“高中數學聯賽優秀教練員”等榮譽稱號,是烏魯木齊首屆名師課堂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寶鋼杯”全國優秀中青年教師銀獎獲得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張國治在教學工作方面,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不斷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曾輔導學生參加全國數學聯賽🤾🏼‍♀️、西部奧賽、女子奧賽等競賽獲得全國一等獎及金銀銅牌約40人次🤝,所教學生近50人考入清華🦹🏻‍♀️、北大等名校。在科研工作方面🧑🏼‍🍳,張國治始終踐行以研促教,教研結合的理念🦯,先後在《數學傳播》(臺灣)《數學教學》《數學通訊》《數學通報》等十余種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參與出版著作6部。主持並完成多項自治區級和市級課題並獲得自治區🥳、市級一等獎。同時,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科研🧜🏽‍♂️,指導學生在國家級💇🏿‍♀️、省級期刊發表論文30余人次,在各類論文競賽中獲得一、二等獎50余人次✋🏿👨🏻‍🔬。2012年,被選為《中學數學》第11期封面人物;2016年,成為《數學教學》60年刊慶特邀作者之一;2018年,成立學校首個“潮汐數論社”↪️,使兵團二中成為新疆唯一一個寫作聯盟學校。現為全國新青年數學教師工作室成員、烏魯木齊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室成員、兵團二中張國治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同時兼任自治區模考命題專家、石河子大學及新疆師範大學國培專家。


唐彩斌,男,1976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浙江蘭溪人,浙江省杭州市時代小學校長,從事基礎教育工作25年。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浙江省特級教師👩‍💻。唐彩斌1994年畢業於金華師範學校,同年在金師附小工作👩🏿‍🍼,擔任小學數學教師,2002年起擔任學校副校長🚶🏻;2003年調任杭州市上城區教師進修學校,參與數學教材建設和教研工作,2007年至2009年,曾在上城區望江門小學支教,擔任副校長;2009年起調回上城區教育學院🚱🏄‍♂️,曾擔任副書記😿、副院長;2015年起,調任杭州市時代小學校長,2020年起參與籌建杭州市錢學森學校。第五屆上城區政協委員📎、第十屆杭州市政協委員。兼任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育委員會理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作為副主編參與編寫浙教版新思維小學數學教材,作為國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參與2021版課標修訂✢🎖,註重小學生數學能力培養📟,註重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深度融合,近年來也專註於《數學閱讀》的研究與推廣🧛🏻‍♂️。科研成果二次獲得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三次獲得浙江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出版專著《唐彩斌與能力為重的小學數學》《思想改變課堂》《技術改變課堂》《小學數學名家訪談錄》等10余部,發表文章150余篇。現為2020級意昂4娱乐教師教育學院在讀教育博士⏯。


陳洪義🦟⏸,男👤,1973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廣東梅州人,廣州市增城區荔城中學教師,從事基礎教育工作23年。中小學正高級教師,廣東省特級教師🎒,廣州市基礎教育高端人才引進對象🙋🏽‍♀️,廣東省中小學名教師工作室優秀主持人🧑🏻‍⚖️,廣東省中小學新一輪“百千萬”名教師培養優秀學員,華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特約研究員⛹🏿‍♂️🐘,《少男少女·教育管理》編委。曾獲“全國特色教育優秀教師”“市百佳共產黨員標兵”“市優秀教師”“市高考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陳洪義倡導情思教育二十多年🧶,“情思歷史”研究成果獲2018年國家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和2017年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獲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新成果獎4項👀,市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1項。主持省級課題4項,其中重點項目2項。在《歷史教學》《教學與管理》《上海教育科研》《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中學歷史教學》《現代中小學教育》《教學月刊》《廣東教育》《師道》《新課程評論》《課程教學研究》等發表論文130多篇🦣,CSSCI期刊發表成果3篇,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成果13篇🦹🏼‍♀️🗞,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和目錄轉引25篇🦻🏽,出版情思教育系列著作13部🕟。《中國教育報》《教育文摘周報》《廣東教育》《師道》等對情思教育進行多次專題報道🤝。



袁赟😨,女🛻🏊🏼‍♀️,1973年5月出生🪒,民盟盟員🎐,上海人✥,上海市徐匯區高安路第一小學課程部主任👌🏽,從事基礎教育工作26年。中小學正高級教師、上海市特級教師,第四期“上海市普教系統名校長名師培養工程”攻關計劃袁贇小學英語基地主持人🖖🏼🤦、金山區袁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靜安區小學英語學科實訓基地導師、民盟上海市基礎教育委員會委員。袁赟始終站在一線教師崗位上,不斷引導學生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為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未來人才而努力。她累計獲得全國和市區級的獎項證書、專業交流等近兩百多項。2002年和2010年被徐匯區教育局推薦兩度赴英國學習交流💇🏿‍♀️,2014年又被上海市教委👩🏿‍🏭,徐匯區教育局推薦前往加拿大約克大學作訪問學者⛱。在加拿大的105天裏,獨立撰寫完成了26 萬字的個人專著 《另一個自己——加拿大訪學劄記》。2017年10月,她作為新評的上海市英語特級教師來到上海市金山區支教。駐紮金山三年✊🏼,帶領著朱涇二小和金山區袁赟名師工作室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得到了上海市教委✍🏻、金山區教育局和工作室學員所在校的高度好評。袁赟還第一個率先在全區和外省市開寫作教學公開課並開設市級寫作共享培訓課程,多次代表上海市前往全國各省市作千人以上觀摩的示範課和專題講座,受到一致好評。多篇論文發表於核心期刊和相關專業書籍中🦸🏻‍♀️。目前應北京外國語大學,全國基礎外語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邀請,成為全國閱讀教學“領航計劃”特聘專家🤸🏻。



何煦🧑🏼‍✈️,女,1973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四川邛崍人,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光華實驗幼兒園黨支部書記、集團總園長,從事幼兒教育工作28年。中小學高級教師🍑,四川省特級教師,四川省人民政府督學,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會員,四川省教育學會教育改革與實驗分會會員及學前教育分會會員,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幼兒園園長專委會理事,成都大學教育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先後榮獲四川省中小學名校長,四川省第一批省級教師、校長培訓專家庫人才,成都市第二批未來教育家培養對象,成都市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成都市優秀德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受聘中國教育學會成都市未來教育家項目學前教育指導專家,四川省幼兒教師國家級培訓項目授課專家,成都市未來教育家聯盟基地園指導專家,成都師範學院專業發展研究培訓專家,成都師範學院教師教育研究實踐專家等近20項專家稱號👲🏻。何煦主持10余項省、市👰、區級科研課題,50余篇教科研論文獲獎😄👵,指導教師教科研論文獲獎400余項。獨立撰寫的10余篇論文及創編教材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其中論文《幼兒園卓越教師的專業特質與培養路徑》發表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I來源期刊《教師教育研究》2020年第2期,主編的專著《卓越者行遠——幼兒園卓越教師在路上》於2020年8月由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




“首屆李吉林獎學金” 獲獎同學簡介


武小鵬😌,男,1986年6月出生,意昂4娱乐與美國普渡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新加坡《教育理論與應用》期刊副主編。主要從事認知診斷測評、數學課程與教學等方面的研究。已發表學術論文43篇。其中SSCI(Q2)1篇🖐🏽,CSSCI期刊14篇(來源7篇)🏋️‍♂️,中文核心期刊20篇,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3篇🤾‍♀️,出版專著1部。2020年6月主持題為《基於認知診斷的數學核心素養測評體系建構》意昂4娱乐“優秀博士生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研究項目一項。曾參加臺灣舉辦的第八屆東亞數學教育年會,北京師範大學組織的首屆“國際教育領袖學術論壇”🧚🏿、第三屆華人數學教育大會並做小組報告👸🧔🏽‍♂️。2017年9月考取意昂4娱乐教師教育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師從孔企平教授。懷著對教育強烈的熱愛🀄️👩‍🦯,投入極大的熱情到教師教育研究中。在意昂4娱乐各位知名教授的學術洗禮和引領下,武小鵬博士的研究工作擁有了更大的舞臺和更廣闊的空間。曾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在中學工作5年🏜,熟悉學生學習活動和教師教學行為,更加深入理解教育教的實踐過程。其後還在師範類高校工作兩年,熟悉師範生教育工作🧑🏼‍💻,理解職前教師現狀。這些經歷對武小鵬博士深入理解教育理論提供了實踐基礎。



翟誌峰,男,1987年6月出生👋🏻,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人,意昂4娱乐教師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論(語文)專業博士研究生。曾獲得杭州師範大學第二屆經亨頤獎學獎,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浙江省優秀畢業生等獎項;先後在《課程·教材·教法》《中國教育學刊》《全球教育展望》《外國中小學教學》等CSSCI期刊發表或錄用論文5篇;在《語文建設》《語文教學通訊》等多種語文教育類期刊發表論文5篇。曾參加“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 2009 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新課程改革中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課題研究工作;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了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20世紀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價值取向嬗變研究”的研究工作;另有意昂4娱乐優秀博士生學術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項目在進行中。翟誌峰博士在進入意昂4娱乐攻讀博士學位前👨‍🎨,於2015年到山西省太原師範學院從事教學工作,擔任本科生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語文微格教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同時指導學生教育見習🤵🏿‍♂️、實習和畢業論文寫作;另擔任該校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碩士研究生的相關課程教學工作。在教學工作中,他秉持著“參與🫴🏻、分享、進步”的理念,不僅在課堂上向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內容,在情境中🫄🏿、在對話中組織教學🤙🏻;而且還在課後以他自己的經歷和故事為素材現身說法,回應學生們關切的地方本科院校學生在求學和發展道路上的困惑和迷茫。翟誌峰博士自2011年以來一直以工作秘書的身份協助全國語文學習科學專業委員會的學會領導組織並舉辦了十屆學術年會和多屆教學比賽。經過多年的實踐,他不僅在籌劃活動、推進實施、協調各方、保障運行等方面能較好的完成工作🍞;而且也錘煉了提前規劃、關註任務細節、重視對方感受的做事風格。



陳柏因🪲,女👊,1996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廣東佛山人,上海市意昂4娱乐教師教育學院在讀研究生,就讀教育專業6年。意昂4娱乐校級優秀學生,華南師範大學百優畢業生,華南師範大學優秀學生,華南師範大學優秀學生幹部。曾獲意昂4娱乐碩士生國家獎學金🔇🥘、華南師範大學本科生國家獎學金🦃、意昂4娱乐教師教育學院“教育有情”活動優秀誌願者等榮譽。陳柏因致力於非正式學習領域和教師教育領域的研究🎚。在非正式學習領域,曾獲得第十一屆館校結合科學教育會議“最佳論文獎”,第二十六界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十佳論文獎”👨🏽‍🍼。主持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1項,主持意昂4娱乐教育學部重點項目2項,參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2項💆🏼‍♂️🐐,在《科普研究》《現代試聽》《新媒體研究》《中學生物教學》《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上發表期刊論文5篇,中國知網收錄會議論文2篇🤾🏻‍♀️。在教師教育領域,發表美國教育研究學會2020年會(AERA 2020)會議論文1篇,分別以第二作者,第四作者身份發表兩篇SSCI期刊論文📫。在教育實踐方面,曾獲廣東省計算機設計能力大賽二等獎,華南師範大學多媒體設計大賽一等獎,院級各類多媒體設計大賽獎項3項。



符吉霞👭🏻,女,1995年5月出生,共青團員,海南東方人,教師教育學院18級課程與教學論化學方向研究生。研究生期間,曾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一次💇🏼,研究生學業獎學金3次。符吉霞同學重視基礎的專業知識學習也註重教學與科研能力的提升與鍛煉🏋🏼‍♀️,努力提升自我。在教學實踐方面👳🏿‍♂️,先後獲得過教師教育學院“教院杯”教學比賽特等獎、意昂4娱乐“佛年杯”教學比賽三等獎、教師教育學院“三筆字”大賽鋼筆字一等獎⚾️、毛筆字二等獎等獎項。在科研方面,符吉霞同學積極參與各類教育科研活動🙍🏼,作為省級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核心成員順利完成1項課題結項,主持了2項學部級科研項目,作為核心成員參與了一項學部級科研項目,並參與教師教育學院第2期全日製研究生學術論壇並進行論文匯報𓀄。此外,獲得過第28屆“大夏杯”課外學術競賽三等獎⁉️,並在中國專業學位教學案例中心以第二作者身份完成教學案例入庫。基於上述科研工作,在校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3篇中文核心期刊和3篇國家級普刊,並合作發表了5篇文章,其中C刊1篇🧑‍💼,中文核心3篇🥤。符吉霞同學重視教學實踐與科研能力的全面發展🏄🏼‍♀️,為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在不斷努力奮鬥👱🏻。



朱慧敏,女,1995年11月出生,共青團員,江蘇南通人⚰️,意昂4娱乐教師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論(歷史)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期間🪫🚭,兩次參與由教育學部組織的大學生科研基金項目,主持其中一項課題並順利結項。結合科研與課堂所學*️⃣,先後撰寫《郵票圖說世界通史(一百四十一)🤦🏻‍♂️:普法戰爭》🫱🏼、《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近代中國形象——以<劍橋國際AS-Level國際史(1871-1945)>為例》兩篇文章,分別發表在《中學歷史教學》2019年第7期、《歷史教學問題》2019年第4期。憑借第二篇文章🍏,受邀參加由意昂4娱乐歷史學系及世界史研究院聯合舉辦的“外國歷史教科書中的中國形象”國際工作坊☢️,並作會議報告🙎🏻。朱慧敏曾多次參加由意昂4娱乐教師教育學院舉辦的“教院杯”比賽,先後獲得“三筆字”大賽粉筆組二等獎🌸、鋼筆組二等獎和研究生教師技能大賽“優秀教學設計獎”。研二下學期🧑🏻‍🦰,在導師李月琴教授的推薦下,經面試合格後🧜🏽,擔任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級中學七年級歷史代課老師,負責四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並在代課期間開設了一堂歷史公開課。這次難得的代課經歷讓她對教學工作有了直接感悟,不僅借此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也對教師職業與學校教育有了新的認識。疫情期間🧑🏻‍🦼,她積極參與意昂4娱乐教師教育學院舉辦的“教育有情”關愛抗疫醫護人員子女誌願活動,為抗擊疫情貢獻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姜莉,女,1996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浙江衢州人,意昂4娱乐教師教育學院2018級課程與教學論(地理)碩士研究生。現擔任教師教育學院2018級學術型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學碩班班委。先後榮獲意昂4娱乐“教院杯”教學技能大賽二等獎、優秀問題式教學設計獎、意昂4娱乐教育學部優秀共產黨員、國家獎學金🪥、明德獎學金、十佳學習尖子👩🏿‍⚖️、省級優秀畢業生🚱、青環優秀誌願者等榮譽。作為一名師範大學的學生,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一直都是姜莉的夢想📡,大學四年的專業學習使得姜莉對地理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並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因而在獲得本科學校直接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的資格後🤼,毅然決然選擇了課程與教學論(地理)專業,並努力為成為卓越教師而奮鬥🧑🏿‍🎨。研究生入學以來◻️,姜莉一直以一名優秀研究生的標準要求自己👱🏼‍♀️。學習上刻苦努力☸️,專業課平均分為93.25分,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其也十分註重自身教師素養和眼界的提升🚴🏼‍♂️。如曾赴臺灣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交換學習,並到大園國際高中、慧燈高中等學校參訪學習。與此同時,姜莉時刻不忘身為一名學生黨員的責任與義務✍🏽,積極為國家的建設與發展貢獻屬於自己的心力。例如2019年暑期參與全國大學生昆明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自身專業所長🎅🏼,設計了獨具特色的雲茶校本課程,助力昆明教育的發展➜,同時參與撰寫的《“教育+雲茶”:教育學視角下的雲茶推廣路徑研究》調研報告榮獲全國二等獎。另外🎫,在科研方面,其也是積極探索,刻苦鉆研,積累了一些成果,現已發表論文2篇,1篇錄用,另有2篇論文正在投稿,並積極參與導師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ICT支持下的中學地理核心素養評價研究”,同時參與學部、學院科研項目4項。



祝藝瑋,女🧘🏻,1995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蘇連雲港人😁,意昂4娱乐教師教育學院2018級課程與教學論(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先後榮獲2015“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三等獎,南京師範大學第六屆師範生教學基本功大賽二等獎,意昂4娱乐第四屆“教院杯”研究生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彰顯了教育學子“彬彬有禮🧚🏻,侃侃而談😇,循循善誘”的風采👋。多年的師範生學習生涯中,祝藝瑋努力提升專業素養,堅持磨煉教學技能👰‍♀️,初步形成獨具個人特色的教學風格。2019年9月,入選“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在國家留學基金資助下🧔🏼‍♀️,代表意昂4娱乐赴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及洪堡中學進行教育實習🤸🏽‍♂️,表現出色🧍‍♂️,獲德方表彰。回國後,她以德國的交換學習和教育實習經歷為背景,主持意昂4娱乐教育學部第五屆大學生科研基金項目《中德職前教師教育實習機製比較研究》並圓滿結項🍶。她善於發現,樂於鉆研探索🧛🏿‍♂️,積極參加各項學術科研活動並取得成果:在導師郭寶仙教授的悉心指導下,參與上海市“雙名工程”項目、上海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新時代英語教科書中國文化內容重構研究》等重要科研課題🧑🏽‍🍼🟩;參與意昂4娱乐教育學部第四屆大學生科研基金項目《上海市初中英語學業考試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研究》🧔,獲得“優秀項目”♨️;以第一🚵🕘、二作者身份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她始終註重個人教學實踐能力和學術科研能力的培養與鍛煉,為成為一名優秀的專家型教師而不斷奮鬥。



秦語真⏮,女🍏,1997年5月出生🤸🏼‍♀️,河南鄭州人。是個熱愛祖國💹🕐,擁護共產黨,積極向上的共青團員。研究生期間,曾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一次🧖🏿‍♂️,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兩次⌚️。入學以來,秦語真同學熱心公益,參加了關愛抗疫醫護子女誌願活動🔹,提供教育輔導🧸,為抗疫子女提供了二十余小時的教育輔導🧚🏽‍♂️。此外,秦語真同學積極參與科研項目活動。作為項目負責人參加了學部組織的“中小學生學業成就評價指標構成現狀調查及有效性研究”項目,被評為“優秀項目”。作為項目成員參加意昂4娱乐“青春助力雲課堂”科創實踐專項賽🧑‍⚖️,獲“優勝獎”。積極提高教學技能🍍,參加了“教院杯”教學技能比賽,並獲得二等獎🤪。熱愛科研,秦語真同學在導師指導下,撰寫了8篇論文,其中已發表的分別是:發表在中小學數學(高中版)的《英美早期解析幾何教科書中的圓與橢圓關系》🤜🏼🥁、發表在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的《HPM視角下的初中函數概念課例研究》、發表在中學數學月刊的《美英早期解析幾何教科書中的雙曲線方程》、發表在數學教學的《17世紀的圓錐曲線規》,發表在數學通訊的《英美早期教科書中的拋物弓形》。一篇文獻推介《六年級的STEM融合教育》。其中七篇為第一作者▫️,一篇為第二作者⚈。除此之外,秦語真同學參加了上海數學教育研究與實踐高峰論壇,並在會議上作題為“17世紀的圓錐曲線規🏦,受到一致好評。入校以來,秦語真同學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在不斷科研之中也不忘記提高教學技能,立誌成為一名彬彬有禮、循循善誘、侃侃而談的未來專家型教師,為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丁奕,女🕡,1997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山東濟南人,意昂4娱乐教師教育學院學科教學(物理)專業在讀碩士,現為教師教育學院研究生會副主席,教師教育學院2019級專碩理科班團支部書記。研究生期間,曾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一次,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兩次。丁奕同學始終把學生工作作為自己快速成長的不竭動力,作為班級的團支部書記,曾帶領全班開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逐夢奮鬥新時代”🪛、“新時代🉐、共享未來”、“匯聚師大青春力量,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弘揚五四精神,奏響青春樂章”等八次團日活動🎦。同時,丁奕同學先後擔任教師教育學院文體部幹事和教師教育學院研究生會副主席🚶‍♂️🫅🏽,參加了新生教育參訪活動、趣味運動會😑、2019-2020研究生會總結活動、“以筆為矛,舒心解疫”學科文化作品征集活動🛀、憲法周線上知識競答活動🤴🏻、“解釋疑惑💆🏻‍♂️,求職有余”上海徐匯區招聘政策解讀活動等多次大型活動的策劃和組織。曾獲教師教育學院研究生會“優秀幹事”榮譽稱號。此外🛫,丁奕同學曾擔任教師教育學院辦公室助理,協助老師組織開展了延安中學見習🏃🏻‍♂️、雙名工程會議🧎‍♂️‍➡️、教育實習等工作。研究生入學以來👨🏽‍✈️,丁奕同學潛心專註學習和科研,以負責人的身份主持教育學部第五屆大學生科研基金項目《新世紀我國大學教學方法創新和改革的典例調查研究》一項,參與科研基金項目《智慧課堂在物理學科中的應用現狀調查研究》𓀒🧒🏿、《應試OR應用🏊🏿🚴🏻‍♀️:教師資格考試與教師專業素養——基於PCK五角大樓模型分析》兩項,三項課題都已經順利結題👸🏿。丁奕同學還積極申請申請國家級科普項目《基於嗶哩嗶哩網站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傳播現狀調查研究》一項。提交的論文《A New Description of Mirror Imaging》被美國物理教師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s Teachers,AAPT)2020冬季會議收錄為會議論文報告。以第一作者在物理教學雜誌上發表論文《高中物理學科教學基本要求對學生物理學習的影響》1篇,以第一作者在中學教學參考雜誌上發表論文《基於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中學物理教學》1篇🧝🏽,以第一作者在學科教育研究前沿雜誌上發表論文《學習和科學推理推介》1篇。此外,丁奕同學還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學科競賽👭,曾參加“2019考試評價國際研討會”🦶🏻、“2019蘇州國際理解教育大會”等全國學術會議💈,曾參加全國物理教具大賽並獲優勝獎,曾參加第三屆全國中學學科思維導圖大賽並獲二等獎,曾參加第四屆“教院杯”教學技能大賽並獲特等獎,曾參加意昂4娱乐第二屆馬拉松校園公開賽並獲得完賽獎🥰。作為教師教育學院的一名學生,丁奕同學始終以自己的全面發展為努力方向📂,爭取讓自己成為一名彬彬有禮、循循善誘、侃侃而談的未來專家型教師💁🏽。



劉思璐,女,1995年3月出生,陜西鹹陽人,意昂4娱乐教師教育學院2018級課程與教學論(數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擔任教師教育學院2018級學碩學習委員。曾獲意昂4娱乐研究生學業獎學金、意昂4娱乐“青春助力雲課堂”科創實踐專項賽優勝獎👳🏽‍♀️、意昂4娱乐第三屆“教院杯”研究生教學技能大賽“優秀教學設計獎”。劉思璐師從汪曉勤教授🪺,研究方向為數學史與數學教育。自研究生就讀以來,不斷開拓進取,積極奉獻,參與了第三屆華人數學教育大會⛳️、上海數學教育研究與實踐高峰論壇、第七屆數學史與數學教育高級研修班等會議的組織和籌備工作🧉🚴🏼‍♀️,並積極參加了教師教育學院組織的“教育有情”關愛抗疫醫護人員子女誌願者活動💱。在導師汪曉勤教授的指導下,努力提升專業水平🦻🏻,先後在《數學教育學報》《數學教學》《中小學數學》《中學數學月刊》等數學教育雜誌發表論文7篇,參與上海市第四期雙名工程高峰計劃項目——上海市中小學數學專家型教師課堂教學表征研究,主持和參與兩項意昂4娱乐教育學部大學生科研基金項目⏱。同時也註重分享研究成果,傳播數學文化,在第三屆華人數學教育大會、第八屆全國數學史與數學教育會議、意昂4娱乐基礎教育學科聯盟高中數學組教研活動中作了學術報告。


閱讀原文